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2/26/c_121125419.htm
新華網巴黎2月25日電(記者李學梅)法國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會導致細胞氧化,從而造成脫氧核糖核酸的病變和基因突變頻率的上升。
這項研究由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和地中海大學共同完成。研究人員日前發表公報稱,空氣污染、吸煙、化學制品、食物添加劑以及外部壓力都可能引起細胞的損害,其具體表現包括基因突變、癌變或是蛋白質氧化損傷。不過,在關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是否導致細胞受損這一問題上,科學家至今沒有得到確定的答案。
為此,由薩姆‧迪康率領的研究小組在一個密閉的空間模擬出大氣環境,並將大腸桿菌置于其中,隨後他們將二氧化碳的濃度由4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逐漸上調至1000ppm,結果發現,大腸桿菌的細胞死亡率隨之上升,基因突變和受損的情況也有所加重。
國家科研中心表示,該實驗表明,如果人們再不採取措施控制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那麼到2100年時,這一現象很可能對細菌等生物造成直接影響。在下一階段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將把實驗對象換成實驗鼠等更加高等的生物,以測試它們對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的反應
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研究稱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會導致細胞受損
標籤:
生態環境,
細胞分子
Related Posts:
- 科學家發現冰期動物群起源於青藏高原最新證據 - 2011-09-03
- 改造DNA 雞胚胎可孵育恐龍 雞喙長出鱷魚嘴 - 2011-08-28
- 全球暖化 讓生物每小時移動20公分 - 2011-08-19
- 美製成超低能耗積體電路 從環境中獲取能量即運行 - 2011-08-17
- 奧地利研究人員研發出真菌降解塑膠方法 - 2011-08-15
- 台灣生態片九九蜂鷹 日本獲獎 - 2011-08-11
- 台灣珊瑚解析/台灣珊瑚超豐富 不輸大堡礁 - 2011-08-08
- 自然子刊綜覽 月球新發現"還將繼續讓我們震驚" - 2011-08-05
- 暖化嚴重 喜馬拉雅冰河恐消失 - 2011-08-02
- 研究:台灣塑毒濃度全球之冠 - 2011-07-22
- 美科學家發現末世化石 為小行星撞擊說提供新證據 - 2011-07-15
- 塑化劑可能導致肥胖 - 2011-07-13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