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12050902/122011041800303.html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 個人化醫療和預防醫學興起,產業前景明朗,激勵國內爭相卡位,繼血糖機已逐步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下,台灣賽亞、世基生技,更是連續2年被新加坡選定為最具爆發力公司,足見基因檢測將成產業新明星。
就初步統計,國內檢測產業,仍以血糖儀的成長力道最強勁,最吸引廠商較勁,近年獲利十分突出的五鼎(1733)有拜爾等大廠加持,華廣(4737)在主打自有品牌後,目前也與GE結盟,未來將可行銷GE品牌,雙方共同搶占國際市場,而台達電(2308)和台塑生醫都投入此領域。
免疫檢測部分,則以台灣醣聯董事長張東玄創辦的台灣尖端科技,過去曾研發動物黃胺藥試劑,為政府一年省下5~6億元的支出聲名大噪,該公司目前則致力於免疫檢測,並切入臍帶血儲存最受矚目;另外,台塑生醫和基亞則鎖定分子檢測,晶宇投入的生物晶片,標榜的是6個小時可以檢測H1N1、肺結核和子宮頸癌等。
至於被認為商機最可觀的基因檢測,賽亞是以研發成功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基因定序晶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首創國際第一個FH晶片紀錄,目前該晶片陸續與台北榮總與台大醫院合作,成功篩檢出上2百個家庭遺傳病例,搭配Schering-Plough藥廠上市之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用藥Ezetimibe,達成成個人化治療遺傳性高膽固醇症,而該公司乳癌晶片也和馬來西亞知名醫療通路商Gribble達成星馬、地區行銷合作,為台灣打開了分子診斷晶片開發的國際知名度。
另外,已獲FDA認證,由中研院生醫所所長陳垣崇帶領的團隊,就因找到導致抗癲癇藥物嚴重過敏的危險基因標記,解決了台灣最常見(占20~25%)的嚴重藥物過敏症──會引發皮膚黏膜潰爛,甚至導致死亡的「史帝文生強森症候」而獲國際矚目,該檢測已陸續獲台灣和美國通過,其中美國更是強制要求若要服用癲癇藥物,則必須先完成該檢測,以保障生命安全。
由於陳垣崇是將該專利給了中研院,而中研院也將會導致中風抗凝血藥物Warfarin及癲癇藥Carbamazepine副作用的關鍵基因biomarker技術移轉世基,完成3項診斷試劑商品化,讓該產品開始行銷全球。
陳垣崇表示,儘管全球的藥廠都不斷投入新藥的開發,但由於個人基因不同,不一定新藥就一定會比較有效,該團隊投入的基因檢測,主要是對藥害進行研究,俾以降低民眾服藥引發副作用的風險,降低健保支出,並維護民眾健康。
陳垣崇認為,台灣很小、人口集中,只要與16家教學醫學醫院合作,加上健保的完整和國內電子業的強勢,生技業者應有不錯的利基可跨足此產業,再則,檢測產業投入的資金、時間和成功率都比新藥開發來的快,生技業者應可卡位此商機。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檢測業當道
標籤:
生技醫療,
細胞分子,
資訊科學
Related Posts:
- 研究破解蛋白誘導細菌自殺機制 - 2011-05-27
- 美國研究發現空氣中細菌可以引發降水並形成水循環 - 2011-05-26
- 醫學研究-你是哪種人? 腸道菌種來分型 - 2011-05-24
- 研究顯示新藥有助改善脊髓損傷病人癱瘓程度 - 2011-05-24
- 基因測試趨多 引起公眾憂慮 - 2011-05-24
- 瑞典專家識別出一線粒體蛋白 生物壽命延長或可實現 - 2011-05-21
- 治痴呆老藥 變戒毒新藥 - 2011-05-21
- 美研製出首個人造肌肉動力行走生物機器人 - 2014-07-15
- 美科學家:「櫛水母」可能是人類的祖先 - 2013-12-21
- 促進受損神經再生 香港城大科學家研究基因療法 - 2013-04-03
- 2012年世界能源科技發展回顧 - 2013-01-07
- 研究:更年期熱潮紅 可能與大腦神經元有關 - 2012-12-3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