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chew.com.my/node/215740?tid=2
(美國‧華盛頓12日訊)目前醫院中使用的監護儀器大多笨重且接線複雜,給病人和醫生帶來諸多不便。科學家近日研發一種智能“皮膚”或許能解決類似的煩惱。一個集合美國、中國及新加坡研究人士的國際團隊週四表示,他們已研發出一種如髮絲般細薄、可像臨時紋身一樣吸附於人體皮膚的表皮電子系統(EES),這項發明可能為醫療監護儀器、電腦遊戲,甚至間諜行動帶來改革。有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科學》期刊。
參與研究的伊利諾伊大學物質科學與工程教授羅傑斯說:“這項發明淡化了電子與生物學間差距的科技。我們目標是研發一種能與皮膚完美結合,以致使用者不論在力學或生理上都不會察覺的電子科技。”代替笨重電子棒這項電子板能代替笨重的電子棒,監測頭腦、心臟和肌肉組織的活動,放置於喉部時,它能讓使用者以超過90%的準確度操作一個由聲音操控的錄像遊戲。
研究人員測試後發現,智能“皮膚”可在受試者上肢、頸部、前額、臉頰及下顎上工作24個小時而不刺激皮膚。該研究說明,這個無線裝備幾乎無重量以及所需的操作能量非常小。研究指出:“一種稱為范德華作用的力量主導份子間的黏附作用,所以這些電子紋身能不須任何漿糊地吸附於皮膚,並能持久幾個小時。”該裝備未來可能對睡眠呼吸暫停疾病的病人及需要產後護理的嬰兒帶來幫助,也可用於製造電子膠布幫助皮膚從傷口及燒傷中復原。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美國‧研發細薄電子板改革醫療儀‧智能“皮膚”或成間諜秘器
標籤:
奈米科技,
應用科技
Related Posts:
- 華裔台灣之女 研發出從細菌中提揀新生物燃料丁醇 - 2011-03-13
- 日本福島核一廠一號機 外觀主體爆發 (影片) - 2011-03-12
- 美新型多功能導管可提高心臟手術效率 - 2011-03-11
- 台灣幹細胞研究新體外培養技術 - 2011-03-11
- 日本的回收資源利用 - 2011-03-09
- 美國發明機器魚 偽裝“頭魚”助魚群脫險 - 2011-03-03
- 日本計劃從國際空間站釋放小型衛星 - 2011-03-03
- STS-133 太空站與太空梭任務,正在進行的一項實驗: 成核沸騰。 - 2011-03-02
- 最小電腦美國問世 可能開啟"普適計算"時代 - 2011-02-27
- 日本研究所開發出紅外線夜視彩色成像新技 - 2011-02-09
- 以色列訓練老鼠緝毒查炸彈 - 2011-02-05
- 太空垃圾 一「網」打盡 - 2011-02-02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