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esetoday.com/news/show/id/507658
新華社華盛頓6月22日電(記者任海軍)中美研究人員日前合作發現,太陽活動區存在著巨大“磁繩”,這種“磁繩”可能正是引發太陽風暴的罪魁禍首。
“磁繩”描述了太陽磁力線的一種分佈方式,即圍繞一根中心軸線纏繞著很多根磁力線。長期以來,部分科學家一直猜測太陽的磁力線分佈會出現“磁繩”式結構,但由於“磁繩”演化速度極快,存在時間極短,證實其存在非常困難。
美國航天局去年2月發射了名為“太陽動力學天文臺”的觀測器,其攜帶的大氣綜合成像儀每隔10秒對太陽拍一次照。利用這種高速拍攝儀器,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副教授張捷和該校訪問學者、南京大學天文係博士生程鑫等人捕捉到太陽活動區中的“磁繩”。
張捷發現,在太陽風暴開始前,太陽一個活動區內形成了溫度高達上千萬攝氏度的高熱通道。在條件成熟時,這個高熱通道突然開始向外高速拋射出電磁粒子,形成太陽風暴。張捷認為,這一通道就是“磁繩”。
太陽磁場在儲存能量、促發太陽風暴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然而,科學家一直沒有確定,在太陽風暴爆發的臨界點到來之前,太陽磁力線是如何分佈的?大部分太陽磁力線是弧形分佈,弧的兩端根植在太陽表面。從理論上說,以這種方式分佈的磁力線不但難以爆發,而且很可能起著阻止爆發的作用。部分科學家因此從理論上猜測,太陽磁力線分佈也許存在“磁繩”這樣的結構。由於磁場扭曲,“磁繩”可以攜帶很強的電流,存儲大量能量。
“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在太陽風暴產生之前“磁繩”是否存在。我們相信這次發現最終解決了這個爭論。”張捷22日在電子郵件中告訴新華社記者。
太陽風暴是指太陽在黑子活動高峰階段產生的劇烈爆發活動。這種爆發會釋放大量帶電高速粒子,由此產生的粒子流能夠在一天時間內到達地球,對無線電通信、人造衛星和供電系統造成嚴重威脅。
張捷說,進一步了解太陽風暴的爆發機制,毫無疑問可以提高預警能力。“我們不能阻止太陽風暴,就像不能阻止火山爆發一樣。但是,我們可以提前預報它,從而盡可能減輕危害。”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中美研究人員確認太陽上存在“磁繩”
標籤:
天文宇宙,
物理
Related Posts:
- 美利用超材料制造出新型光學設備 - 2012-04-02
- "熱隱形斗篷"有望成真 或用於航空航太領域 - 2012-03-31
- 科學家用兩束激光“撞”出多頻率光 - 2012-03-31
- 人造分子磁鐵可延長量子比特壽命 - 2012-03-31
- “中微子超光速”夢斷光纜 科學實驗結果該何時公布 - 2012-03-11
- 科學家制造出光電功能兼備的新式光纖 - 2012-02-09
- 美研究稱焊接納米線可以只用一束光 - 2012-02-09
- 德成功測量石墨烯內光電行為 - 2012-02-04
- 改良LED 光亮增四倍 - 2011-11-14
- 美開發熱蘸筆奈米光刻技術 可精確構造奈米結構 - 2011-11-11
- 研究人員製造出世界最小的分子“電動車” - 2011-11-11
- 英首次將石墨烯變成絕緣體 有望替代矽晶片 - 2011-11-02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