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oct/5/today-int1-2.htm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諾貝爾物理獎昨天揭曉,頒發給利用超新星定出距離,計算出宇宙正加速膨脹的三位美籍研究人員,推翻過去宇宙等速膨脹想法,且有九十六%的暗物質與暗能量存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解釋,超新星是恆星演化到晚期、燃料用盡後,無法支撐自身整體質量而塌縮往外爆炸,且爆炸亮度比一整個星系還亮。但由於科學家已充分掌握超新星爆炸機制,因此可以當成是標準光源,經由超新星爆炸亮度計算出與地球的距離。而過去科學家利用哈伯望遠鏡發現宇宙膨脹,但一直以為是等速膨脹,直到分屬兩個競爭陣營的三位諾貝爾獎得主,陸續在一九九八年與一九九九年發現宇宙加速膨脹理論後,科學家才恍然大悟,並意識到宇宙暗能量的存在,也才開啟暗物質與暗能量的天文研究新頁。
中研院天文所助理研究員張慈錦表示,曾經在二○○三年至二○○六年於美國柏克萊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時,與本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佩爾莫特爾共事過。他當時正在推動大型衛星計畫,利用重力透鏡測量宇宙密度。張慈錦眼中的諾貝爾獎大師,是位非常忙碌、很有活力,深具領導能力、但有點嚴肅的人。孫維新說,二○○九年的「科學季:仰望蒼穹四百年特展」中,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施密特即為第一位邀請來台演說的學者;同年吳健雄科學營也曾邀請他來演講,平易近人、侃侃而談的大師風範,深受學生喜愛。
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陳文屏表示,以前人們所認識的宇宙,如電子、原子、元素等一切物質只佔了宇宙的四%;宇宙加速膨脹理論提出後,科學家才發現原來另外還有暗能量與暗物質的存在,而且占據宇宙的九十六%,未知顯然遠超過目前的已知。陳文屏也說,人類能利用超新星的特別手段,找到宇宙加速膨脹現象,從前以為是神話,現在卻能實際觀測,對人類心智可說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推翻宇宙等速膨脹 開啟暗物質研究新頁
標籤:
天文宇宙,
物理
Related Posts:
- 展翅天外11年國際空間站 - 2010-06-17
- 太空探索/ 親愛的,我把太陽系「放大」了 - 2010-06-17
- 火星以前不火 三分之一是海洋 - 2010-06-16
- 日太空探測機 奇跡返地球 - 2010-06-15
- 荷蘭設置全球最大電波望遠鏡 - 2010-06-14
- 日本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時隔7年後回歸地球 - 2010-06-14
- 日本太空帆船成功揚帆 - 2010-06-12
- 羅老號墜毀 韓「太空夢」碎 - 2010-06-11
- 美國航天局稱土星衛星存在生命跡象 - 2010-06-06
- 揭秘美新型高空望遠鏡:由波音747改裝 - 2010-06-04
- 研究發現銀河係中心超大質量黑洞曾經活動頻繁 - 2010-05-28
- 美天文學家首次拍到彗星衝向太陽3D畫面 - 2010-05-2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