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科學家發現,人類眨眼睛可能是為了「重置」(reset)大腦,為後續活動預做準備。日本共同社廿四日報導,一般人通常每分鐘眨眼十五到廿次,但若只是為了使眼睛保持濕潤,每分鐘眨眼三到四次便已足夠,為何要頻繁眨眼迄今仍是未解之謎。
大腦活躍區 眨眼時瞬間改變
大阪大學和神戶市情報通信研究機構未來ICT研究所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廿四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網路版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實驗發現人們在看電影時,大腦中的活躍區域會在眨眼時瞬間改變,因此他們推論眨眼可能是為了「重置」大腦,以因應後續活動。
研究人員讓十名受試者觀看英國人氣喜劇片「豆豆先生」(Mr. Bean),並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儀(fMRI)觀察大腦中的活躍區域,發現受試者在眨眼的同時,大腦中對外界加以注意時活躍的區域,會瞬間切換到想像等內省式思考時活躍的區域,之後又會立即還原。眨眼容易出現在影片情節的分隔點,且人們眨眼的時機也往往趨同。研究還發現,即使在影像中仿照眨眼時的景象插入一幅全黑畫面,大腦也不會出現活躍區域的切換。
閉眼 讓大腦暫時關閉注意力
大阪大學副教授中野珠實表示,閉眼可將故事情節劃分為若干段落,暫時關閉對外界的注意力,讓訊息處理更加順暢。這項研究成果可能有助於揭開自發性眨眼作用的謎底。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為重置大腦」 日科學家破解眨眼之謎
標籤:
神經認知,
動物行為
Related Posts:
- 乏食物來源 南極企鵝恐餓死 - 2011-04-13
- 蠑螈的胚胎有寄生藻類行光合作用提供給氧氣 - 2011-04-08
- 《烏合之眾》為什麼「我們」會變得瘋狂、盲目、衝動? - 2011-04-02
- 猴多擾人?專家:彌猴空間被侵占 - 2011-04-02
- 過分追求幸福反而會不幸 - 2011-03-24
- 鳥類生態驟變 中杜鵑數量下降 - 2011-03-19
- 實驗:霸凌受害動物 易有社交焦慮 - 2011-03-18
- 陰莖原本帶刺 人類演進過程中消失 - 2011-03-14
- 大象合作精神像人類 - 2011-03-09
- 帝王企鵝離奇失蹤 科學家研判氣候變遷為肇因 - 2011-03-07
- 哪危險就住哪!研究:老祖宗偏好居住斷層帶 - 2011-03-05
- 研究發現多喝水有助做更明智決定 - 2011-03-0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