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2/19/2po8z.html
(法新社華盛頓11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指出,南極浮冰融化導致小魚數量減少,企鵝比以往更不容易覓食,小企鵝可能正逐漸死亡。
科學家在「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指出,科學家所標記的企鵝,只有10%在2至4年後回來繁殖;相較之下,1970年代有高達40%至50%。
帽帶企鵝(chinstrap penguins)頭上有好似戴帽的顏色,脖子下有條黑線,故以頭部特徵聞名,是該區繼馬可羅尼企鵝(macaroni penguins)後的第二大族群。但由於棲息地僅侷限於南薛特蘭群島(SouthShetland Islands),所面臨的危機尤甚。
主要研究人員特里佛皮斯(Wayne Trivelpiece)告訴法新社:「這是戲劇性的大變化。」特里佛皮斯來自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南極生態系統研究分部。
他說:「雖然該區仍有200萬至300萬對帽帶企鵝,但20年前有700萬至800萬對。」
「現在情況讓人憂心,我們需要觀察這些企鵝,並持續追蹤。」
這項為期30年的研究,以南極西部的帽帶企鵝及阿得利企鵝(Adelie penguins)為研究對象,同時包含追蹤其主要食物來源磷蝦的數量。磷蝦同時也是鯨魚、海豹及其他企鵝的主食。(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乏食物來源 南極企鵝恐餓死
標籤:
生態環境,
動物行為
Related Posts:
- 防毒塑 學者籲建化學物質履歷 - 2011-06-11
- 可降解產品也危害環境 降解時間地點是關鍵因素 - 2011-06-10
- 德研究:核災使女嬰減少 數十年百萬個 - 2011-06-09
- 德國專家懷疑沼氣生產廠與疫情有關 - 2011-06-06
- 為了保育拆壩 台灣第一次 - 2011-06-05
- 二氧化碳過高… 魚變聾 生態大亂 - 2011-06-04
- 巴西建大壩 亞馬遜雨林告急 - 2011-06-03
- 全球變暖二十年後將不可逆轉 - 2011-06-01
- 維京人格陵蘭消失之謎 研究:氣溫急凍為原因 - 2011-06-01
- 研究發現海洋酸化會嚴重影響珊瑚等生物 - 2011-05-30
- 研究表明北海石油開採對當地魚類造成負面影響 - 2011-05-29
- 研究:家住大馬路附近 嬰兒提早報到 - 2011-05-28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