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31/today-int6.htm
〔國際新聞中心、記者魏怡嘉/綜合報導〕偏頭痛幾乎已成為現代人的普遍現象之一,如今科學家已尋獲普通偏頭痛的第一個遺傳關聯,發現人類8號染色體中的2組基因一旦發生變異,可能會增加偏頭痛的機率。
跨國5萬人大型研究
這項針對5萬名不同國家民眾進行的跨國研究,比對了嚴重偏頭痛患者與除偏頭痛外身體健康者的差異,發現當人類8號染色體中的PGCP基因與 MTDH/AEG-1基因發生變異,加上神經細胞中的穀氨酸鹽(glutamate)逐漸累積,將越可能引發偏頭痛現象,尤其是前者。因此,科學家認為,若可降低穀氨酸鹽的量,即可避免偏頭痛。
穀氨酸鹽扮演關鍵角色
這項研究由英國「維康信託基金會桑格研究院」(WTSI)的「國際頭痛基因學組合」主持,負責人派洛蒂說,「這是首次從基因發現偏頭痛產生的原因,也讓外界更清楚了解偏頭痛的形成。」穀氨酸鹽會在神經元傳遞訊息,在偏頭痛現象產生中扮演關鍵角色。
研究人員共邀請6千名來自芬蘭、德國與荷蘭有偏頭痛困擾的民眾參與實驗,另外還包括5萬名尚未出現偏頭痛的民眾分析比對,研究後發現有26%曾有偏頭痛的民眾基因有變異,18%未曾出現偏頭痛的民眾基因也有變異。
榮總醫師證實有助研究
台北榮總神經中心副主任王署君表示,目前對於頭痛有多種不同的理論,包括穀氨酸鹽理論、血漿胺理論及多巴胺理論等,這個研究進而證實了穀氨酸鹽理論,值得恭賀,也有助於防範穀氨酸鹽堆積的更進一步精準的研究。
王署君指出,穀氨酸鹽人體全身都有,也會造成全身的疼痛,但現有的藥物還無法特別針對人體哪個部位的穀氨酸鹽進行阻斷治療,現有治療偏頭痛的藥物只能做大方向治療,無法很精準的投藥,更多研究將有助於偏頭痛藥物更進一步的研發。
偏頭痛 7成來自遺傳
由於偏頭痛70%來自遺傳,王署君表示,目前北榮與陽明大學正著手搜集600個有偏頭痛病例的家庭進行抽血研究,希望能找出國人偏頭痛的遺傳基因,目前已完成150個家庭,希望能有更多符合條件的家庭加入。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偏頭痛基因找到了
標籤:
神經認知,
細胞分子
Related Posts:
- 美發現神經幹細胞有望幫助腦瘤患者修復認知 - 2011-07-20
- 切斷神經重植 治頸椎病突破 - 2011-07-15
- 研究:Google改變人腦的記憶方式 - 2011-07-15
- 科普:葉酸攝入不足可能影響孩子學習 - 2011-07-13
- 空氣污染 損大腦 - 2011-07-12
- 美研究表明:中年男女幸福感來源大不同 - 2011-07-12
- 人類感官解析/嘗出這一味 舌頭到大腦動員 - 2011-07-11
- 太完美 太悶騷 自律神經失調高危險群 - 2011-07-05
- 吃大蒜有口臭卻帶來快樂! 8種食物趕走憂鬱 - 2011-07-05
- 研究:面對笑話大腦活動更強烈 - 2011-07-01
- 年輕狂歡飲酒 傷腦且行為偏差 - 2011-07-01
- 英研究發現 手機簡訊可助戒煙 - 2011-07-0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