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130509/132011051001360.html
【台灣醒報/莊瑞萌】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學者研究發現,人類生存空間不斷的擴展,加上濫捕等行為以及氣候變遷等因素,已經造成地球上大型動物逐漸消失,科學家也提醒,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未來動物的體型恐怕會越來越小。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人員伯納斯基表示,「以目前氣候變遷的速度與廣度來看,許多物種在演化過程中,正面臨相當嚴峻的考驗,」他也補充說,「在2萬5千年前,人類快速遷徙之後,其後果就是造成體重44公斤以上的哺乳動物,半數以上都步上絕路。」
另外,伯納斯基也指出,「包括長毛象、乳齒象、劍齒虎、巨爪地懶等生物,都在消失名單中,」部分動物甚至在短短的4千年間就完全消失,澳洲國家電視台ABC的報導也指出,「人類過度捕撈打獵以及製造汙染,加速了動物體型變小的趨勢。」
在2008年一份《Molecular Ecology》期刊上,加拿大戴爾豪斯大學科學家哈奇斯就指出,「大型魚類不斷遭到捕殺的後果,讓其他小型魚類得以生存與繁衍下去,久而久之,魚類的體型就可能越來越小。」
科學家也指出,人類不僅對動物的演化有相當程度影響,對植物亦然。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科學家達利蒙特表示,「體型大小的確是關鍵,因為大型植物或動物最容易成為目標,也最容易受到棲息地變化影響。」
另外,伯納斯基以地域分布分析,約88%的澳洲哺乳動物已經消失,南美也有83%消失,北美地區則為72%,歐亞地區則為35%左右。
目前科學界對於氣候變遷影響動物體型變化的研究仍不足,不過,地球越來越熱,生態系統跟著改變,對科學家來說,人類行為使得物種繼續消失或是滅絕,將是人類揮之不去的夢靨。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研究:人類擴張行為 迫使動物體型變小
標籤:
生物,
動物行為
Related Posts:
- 世界最大聲動物 小昆蟲發音99.2分貝 - 2011-07-13
- 魚也會用工具!撞岩石開蚌殼 - 2011-07-13
- 美研究表明:中年男女幸福感來源大不同 - 2011-07-12
- 日科學家深海撈獲鰻魚卵 揭開鰻魚繁殖之謎 - 2011-07-12
- 網路學習 不利培養溝通能力 - 2011-06-22
- 魚排重要食材鬼頭刀 台日專家合作執行標識放流 - 2011-06-20
- 悲傷眼淚的理由 - 2011-06-17
- 看電視過久的危害大于估計 - 2011-06-16
- 吐水灑尿升高管內水位 黑猩猩智取花生 - 2011-06-11
- 運動有助分泌腦內啡 讓你心情high! - 2011-06-08
- 食土可能對身體有益 - 2011-06-06
- 二氧化碳過高… 魚變聾 生態大亂 - 2011-06-04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