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1/31/c_111474436.htm
新華網東京1月31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31日發表的一項成果顯示,受去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影響,沉降到日本東北地區之下的太平洋板塊內部應力發生變化,這可能導致今後這一地區近海發生裏氏8級的余震。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當天出版的《地球物理學研究雜志》上發表論文說,去年4月至7月,他們在宮城、福島兩縣海域設置了20臺海底地震儀,觀測了太平洋板塊內部的余震。研究小組對其中50次余震的發生機制進行了分析,發現它們幾乎全都屬于牽拉力作用下形成的正斷層型地震。而在東日本大地震前,太平洋板塊內部約20公裏深處發生的是正斷層型地震,約40公裏的深處則是由相反的擠壓力導致的逆斷層型地震,震級都不是特別大。
研究小組認為,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40公裏深處板塊內積累的扭曲被釋放,擠壓力變成了牽拉力。在東日本大地震之前,板塊內部的斷層發生地震,最大只有裏氏7級。但是,由于板塊整體的應力轉變,從上部到下部的斷層有可能一下子活動起來,從而發生強度達裏氏8級的余震。
余震是在主震之後接連發生的小地震,一些大地震的余震可能在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後發生。研究人員介紹說,目前海洋板塊內部受到的牽拉力正在增強,這與1896年明治三陸地震(裏氏8.2級至8.5級)發生37年後,又引發昭和三陸地震(裏氏8.1級)的機制是相同的。
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
研究稱日本東北地區近海可能發生8級余震
標籤:
生態環境,
地球科學
Related Posts:
- 台灣芒草出頭天 能源新明星 - 2011-05-28
- 中國突破深海海底甲烷真實濃度探測技術 - 2011-05-27
- 淨土不再! 台科學家南極探索 - 2011-05-21
- 「超級蚊子」經過基因改造 有望消除瘧疾 - 2011-05-16
- 研究:污染令雄鳥斷背 - 2011-05-04
- 最新研究表明氣候變化不會導致歐洲被冰凍 - 2011-05-01
- 帝王蟹入侵南極 學者憂生態 - 2011-05-01
- 墨灣漏油遺毒?居民體內苯是常人36倍 - 2011-04-18
- 穩定反應堆需時9月 - 2011-04-18
- 研究:受全球風速影響 海浪不斷增高 - 2011-04-14
- 研究:空氣汙染損害大腦 - 2011-04-14
- 乏食物來源 南極企鵝恐餓死 - 2011-04-13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