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2/24/c_125908770.htm
新華網12月24日電 據科技博客網站Gizmodo報道,研究顯示科學研究數據一直在消失,過去發表的諸多研究當中的原始數據先進難覓蹤跡,研究人員稱一些廢棄的電子郵件和丟失的軟盤是導致研究的原始數據無法尋回的主要原因。
當一個學術研究發表之後,其研究結果融入浩瀚的科學知識海洋的時候,我們總感覺這些研究永遠都會在那裏等著我們。但事實是,如果沒有支持整個研究的原始數據,要再次查看研究並將其思想運用到下一階段是非常困難的。舊的研究數據總是會丟失,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問題。
一項發表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的研究表明,1991年至2011年間的516項生物研究的原始數據目前還能找到的只剩下23%。20年前寫的學術研究,有90%的可能它們已經永遠的找不到了。
科學研究本就是建立在對原有研究的不斷創造和創新基礎之上的,因此學者們研究過去的研究十分有必要。加拿大卑詩大學動物學家蒂莫西‧瓦因斯發現了研究數據不斷消失的現象,他說:“如果你向一個研究者要求他過去研究的數據,他會支支吾吾不知所雲,大家都會猜到他肯定找不到他的研究數據了。但是對于過去的舊數據以什麼樣的速度消失這一問題,從來沒有人進行過係統性的研究。”
瓦因斯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廢棄的電子郵件和丟失的軟盤是導致研究的原始數據無法尋回的主要原因。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研究發現:科學數據一直在消逝
標籤:
生物,
物理
Related Posts:
- 地球周圍發現時空漩渦:愛因斯坦預言得到證實 - 2011-05-10
- 科學家公布迄今最詳細宇宙3D地圖 - 2011-05-06
- 中國科學家在光波波段發現逆多普勒效應 - 2011-05-01
- 太空磁譜儀 - 2011-04-28
- 諾獎得主再接再厲發現石墨烯能有效傳導電子自旋 - 2011-04-25
- 超級石墨物料面世 薄如紙硬勝鋼 - 2011-04-24
- 超級X光 液態炸彈現形 - 2011-04-24
- 透過賦予石墨烯磁性 科學家嘗試催生純碳MRAM - 2011-04-20
- 中研院添利器 可觀測黑洞 - 2011-04-15
- 核磁共振的靈敏度或可達原子尺度 - 2011-04-13
- 信使號探水星 正式開啟探測儀器 - 2011-04-01
- 新科技 電滅火 美國科學家製作出了滅火電棒 - 2011-03-3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