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ce.cn/cysc/ny/xny/201102/11/t20110211_20801495.shtml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0日報道,新加坡A*STAR研究院高性能電腦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尤裏·阿基莫夫和魏誠美(音譯)發現,通過沉積鋁粒子的方法可以提高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這種金屬奈米粒子能防止光線的逃逸和反射,使更多的直射光直接進入太陽能電池。阿基莫夫說,該技術可以使我們進一步降低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成本,並增強太陽能電池的競爭力。
常規太陽能電池由於厚度較大,光線大多被吸收,沉澱的奈米粒子幾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但對於較薄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奈米粒子卻發揮出了很大的作用,它們增加了光線在進入太陽能電池後的散射,增加了光線在薄膜中停留的時間,使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足以與傳統的太陽能電池相媲美。
研究人員模擬了多種不同類型以及尺寸的奈米材料,以測定其對太陽能電池吸光效率的影響,並決定從鋁粒子和銀粒子中確定最終“人選”,為此研究人員還專門對兩者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性能進行了比較。
一般而言,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銀粒子應被優先考慮。因為在光譜中的可見光範圍內,它們具有較好的諧振性能,更容易將光線集中到太陽能電池之中。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雖然銀粒子具有更強的光線捕獲能力,但其本身也會吸收相當數量的光線,這將影響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而由於諧振波段超出了太陽光光譜,鋁粒子就可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此外,鋁顆粒更容易被氧化處理,並且即使形狀和大小不同,其性能都較為穩定。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散射特性比銀粒子更為強勁。
阿基莫夫說:“我們發現,鋁合金製成的奈米顆粒與其他金屬粒子相比,光捕獲性能更強,更適合於薄膜太陽能電池。並且我們相信這一技術能幫助太陽能電池變得更輕更薄更高效,使其具備更大的商業價值。”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研究發現鋁粒子可提高薄膜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
標籤:
化學材料,
奈米科技,
應用科技
Related Posts:
- 日核電廠安全否 專家環團看法歧異 - 2011-03-13
- 研究揭示新型“高溫”超導體奇特電子結構 - 2011-03-13
- 咖啡豆烘焙與抗氧化物質 - 2011-03-13
- 華裔台灣之女 研發出從細菌中提揀新生物燃料丁醇 - 2011-03-13
- 日本福島核一廠一號機 外觀主體爆發 (影片) - 2011-03-12
- 美新型多功能導管可提高心臟手術效率 - 2011-03-11
- 台灣幹細胞研究新體外培養技術 - 2011-03-11
- 日本的回收資源利用 - 2011-03-09
- 美國發明機器魚 偽裝“頭魚”助魚群脫險 - 2011-03-03
- 日本計劃從國際空間站釋放小型衛星 - 2011-03-03
- STS-133 太空站與太空梭任務,正在進行的一項實驗: 成核沸騰。 - 2011-03-02
- 最小電腦美國問世 可能開啟"普適計算"時代 - 2011-02-2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