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0,5249,171705x112010042300163,00.html
中國時報 【蔡鵑如/綜合報導】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廿一日發布人造衛星「太陽動力學觀測站」(SDO)傳回的太陽影像,清晰度之高史無前例,科學家得以清楚觀測爆發能量等同於百枚百萬噸氫彈的太陽閃焰,並得見劇烈翻攪、熱度可達攝氏數千萬度的太陽電漿,以直逼光速的高速向太空噴出帶電粒子,形成太陽風的壯觀景像。
NASA表示,SDO提供的資料可改變人類對太陽與其活動的認知,它對科學界的影響,將和哈伯太空望遠鏡對現代天體物理學的貢獻並駕齊驅。
SDO是當前最先進的太陽觀測利器,今年二月十一日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發射升空,五年計畫估計耗資八.五億美元(約新台幣兩百六十六億元)。
它將觀測太陽磁場,讓人類更進一步瞭解太陽對地球大氣化學與氣候的影響力,解釋太陽磁場產生並轉換為劇烈活動(如太陽風)的過程。
SDO搭載的精密儀器,每分鐘會拍下超高解析度的太陽影像,每天回傳至NASA的資料總量達一.五TB,等於在MP3播放器存五十萬首歌。
科學家深知太陽活動與地球氣候的關聯,去年冬天可能由於太陽活動進入極小期,導致歐洲異常酷寒。
但太陽活動究竟如何影響地球天氣,科學家亟欲透過SDO找答案,並研究太陽閃焰對通訊衛星與電力供應的損害。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見證太陽閃焰 影像空前清晰
標籤:
天文宇宙,
地球科學
Related Posts:
- 山腳斷層仍在活動 海底崩塌就是證據 - 2011-09-21
- 巨震拍動大氣 太空中可直擊海嘯源頭 - 2011-09-10
- 瞭解台灣地殼構造 利用大陸人工地震 - 2011-08-24
- 自然子刊綜覽 月球新發現"還將繼續讓我們震驚" - 2011-08-05
- 氣候變化的 非洲時刻 - 2011-07-06
- 研究:用煤量增加 反倒抑制全球暖化 - 2011-07-06
- 神祕百慕達三角 甲烷惹禍? - 2011-06-14
- 中國突破深海海底甲烷真實濃度探測技術 - 2011-05-27
- 美國研究發現空氣中細菌可以引發降水並形成水循環 - 2011-05-26
- 專家:內陸型地震更危險 - 2011-05-24
- 最新研究表明氣候變化不會導致歐洲被冰凍 - 2011-05-01
- 帝王蟹入侵南極 學者憂生態 - 2011-05-0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