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619316_676964_NT_d4f216a6.HTM
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為一種醫療用的藥物傳遞貼片(drug-delivery patches)開發了一種幫浦,期望利用人體的溫度透過由「微型針頭(microneedles)」組成的陣列來傳遞藥物。
「我們開發出了一種簡單幫浦,能透過手指觸摸的熱度來啟動,不需要電池;」普渡大學電子與電腦工程暨生物醫學工程教授Babak Ziaie表示。該種幫浦是一個內含液體的囊袋,內部以一片由橡膠狀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聚合物製成的薄膜與藥物隔離。
幫浦內含的液體沸點很低,會在人體體溫之下沸騰,因此手指觸摸的溫度就會很快讓它轉成蒸氣,釋出足夠的壓力讓藥物通過微針頭。所以這種裝置不需要加熱器或是電池,只要人的皮膚接觸所產生的熱度,就能轉成所需的能量。
目前有一種皮膚上的貼片,是利用能透過皮膚吸收微小的疏水性分子(hydrophobic molecule)來傳遞藥物。但Ziaie指出,大多數的新藥物都是大分子,無法穿透皮膚;還有很多藥物──例如用以治療癌症以及自體免疫失調(autoimmune disorders)的──因為不能透過消化系統被吸收到血液系統中,不能使用口服,需要20~30秒的注射時間。
Ziaie是以內含液體碳氟化合物的原型(尺寸為14mm×14 mm×8mm)進行測試,碳氟化合物也在半導體製造過程中用以做為冷卻劑;他表示,要將藥物透過微針頭注射到皮膚中,需要較大的力量。根據測試,採用HFE-7000碳氟化合物的原型,能釋放出每平方英吋4.87磅 (pounds per square inch,psi)的力量,採用FC-3284碳氟化合物所釋放的力量則為2.24 psi。
研究人員將在10月份於荷蘭舉行的一場學術研討會議(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iaturized Systems for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University of Groningen in The Netherlands)上,針對以上技術發表更詳細的論文。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以人體體溫為動力 科學家研發新型藥物傳遞裝置
標籤:
生技醫療,
應用科技
Related Posts:
- 德科學家創奇蹟 成功讓光停留並儲存60秒 - 2013-08-26
- IBM原子技術大突破:全新的存儲晶片 - 2013-04-01
- 研究:高跟鞋越高小腿肌肉越痠痛 - 2013-04-01
- “倣蟻”機器人技術或可用于改善交通 - 2013-04-01
- 螢火蟲發光原理啟發高效LED燈的研制 - 2013-01-14
- 潮流發熱衣 買的是悶熱?保暖?還是舒適的發熱衣? - 2012-12-30
- 美國研究利用3D打印機在月球上制造機械部件 - 2012-12-30
- 2012十大科技新聞 - 2012-12-30
- 果汁能製作巧克力?! 英國研究:可減少脂肪! - 2012-08-15
- 首款超小鎖模激光器研制成功 - 2012-04-08
- 美開發出會自動成型的"智能沙" - 2012-04-05
- 電漿手電筒一噴 危險細菌掰 - 2012-04-0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