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1-04/27/c_121352059.htm
經過三年多的攻關,一支華人科研團隊在研究大麻毒性及藥用作用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合成了可以“去癮留藥”的大麻新化合物。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化學雜志》上。研究工作主要負責人為美國國家衛生院華人科學家張黎,論文第一作者為國家衛生院博士後熊偉,其他成員還包括該院另一位華人科學家成克軍及其導師肯納‧賴斯、匹茲堡大學研究生崔探星及其導師許琰。
據熊偉介紹,作為全球廣為流行但爭議極大的鎮痛藥物,大麻一方面可以治療多種慢性疾病引發的疼痛,另一方面也會讓吸食者上癮,產生精神紊亂、幻覺等副作用,不僅引發一係列社會問題,也阻撓了大麻在臨床方面的廣泛應用。
熊偉和他的研究夥伴正是著眼于大麻的毒性和藥性,並最終將兩者成功分離。熊偉表示,以往研究認為大麻的毒性和藥性均通過大麻素受體蛋白介導,但他們的研究表明並非如此,實際上大麻的鎮痛作用是通過一種名叫甘氨酸受體的蛋白介導。
“我們鑒定了大麻與甘氨酸受體的分子作用機理,並在此基礎上對大麻主要成分的化學結構進行了精確改造。新的化合物既保留了大麻的鎮痛作用,又去除了大麻在精神方面引起的副作用。”熊偉說。
他表示,一旦他們的研究成果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至少會給患者帶來三大好處。首先是大麻類藥物對病人產生的毒副作用大大減少;其次是病人不必再擔心“久用成癮”,可以長期服用相關藥物,另外就是由于大麻的“毒”性,目前只有持醫生處方才能購買大麻類藥物,而新藥在去除大麻毒副作用後,有望成為非處方藥,從而大大方便患者的購買和使用。
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華人科研團隊破解大麻毒性 成功“去癮留藥”
標籤:
生技醫療,
神經認知,
細胞分子
Related Posts:
- 空氣污染 損大腦 - 2011-07-12
- 美研究表明:中年男女幸福感來源大不同 - 2011-07-12
- 人類感官解析/嘗出這一味 舌頭到大腦動員 - 2011-07-11
- 太完美 太悶騷 自律神經失調高危險群 - 2011-07-05
- 吃大蒜有口臭卻帶來快樂! 8種食物趕走憂鬱 - 2011-07-05
- 研究:面對笑話大腦活動更強烈 - 2011-07-01
- 年輕狂歡飲酒 傷腦且行為偏差 - 2011-07-01
- 英研究發現 手機簡訊可助戒煙 - 2011-07-01
- 英研究發現可卡因上癮與大腦結構異常有關 - 2011-06-22
- 日本研究認知症病因取得新進展 - 2011-06-22
- 網路學習 不利培養溝通能力 - 2011-06-22
- 記憶可開關 苦樂憶忘任君選 - 2011-06-18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論文:
http://www.nature.com/nchembio/journal/v7/n5/abs/nchembio.552.html
張貼留言